第(2/3)页 瞧伯夫人那架势,只要她一日不怀孕,那些药、补品就一日不停歇。 少夫人真是有些怕了。 找了个机会,少夫人回了趟娘家,对着亲娘和祖母大吐苦水。 杨家太夫人和夫人当然知道亲家为何这般重视子嗣,她们也明白,女儿想要在婆家站稳脚跟,就必须尽快生个孩子。 可女儿身体不好,吃不得苦,将来可能还会无法承受生育之痛。 婆媳两个商量了一番,给女儿想了个办法:女儿暂时不能生,那就先给姑爷选两个侍妾。 这人选呢,肯定更要从杨家陪嫁过去的丫头里选。 这样知根知底,还好拿捏,也不怕丫鬟得宠或生了儿子,再生出什么野心! 日后呢,如果自家女儿实在不能生,把心腹丫鬟生的孩子记在自己名下,这样也便宜些。 少夫人虽然不愿意丈夫去碰别的女人,可她实在不想喝那些苦药汤子,更不想面对婆婆那张殷殷期待的脸。 她想了几天,便按照亲娘和祖母的建议,从自己的陪嫁丫鬟里选出两个好生养的,好说歹说劝着丈夫跟两个丫鬟同了房。 伯夫人听闻消息的时候,心里很不舒服。 之前,她也想着给儿子送两个丫鬟,可儿子心疼儿媳妇,死活不答应。 就是儿媳妇也露出一副委屈、怯怯的模样,只把伯夫人看得胃疼——她又不是作践儿媳妇的恶婆婆,杨氏整天一副受气小媳妇儿的模样,到底是几个意思? 伯夫人不是个恶毒婆婆,她从未想过给儿媳妇添堵。 尤其是看到儿子儿媳妇感情好,她虽然心里有些酸酸的,可最终也还是高兴。 夫妻和睦,家宅才会安宁。 他们康宁伯府真的经不起任何风浪了。 所以,哪怕儿媳妇婚后四年都无所出,伯夫人也没有想着给儿子塞女人。 结果呢,伯夫人不塞人,人家杨氏自己为丈夫选了通房。 听到消息的那一刻,伯夫人真是有些不高兴,觉得自己的一片好心被辜负了。 她明白杨氏从自己丫鬟里选人的意图,无非就是好拿捏,且还能阻止婆婆给丈夫塞人! 伯夫人:…… 第(2/3)页